巨头的使命--从一张中国地图说起
这是一张中国地图,为了保证正确,专门到中国政府的官网下载的。
这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我们把它划分成了不同的区域,
有的地方是用来进行生产的,有的地方是用来居住的,有的地方是用来保持生态的,有的地方是用来建设道路的。
我们用来生产的区域,最大的面积是用来生产粮食,也就是农业用地,
按照18亿亩耕地的红线,这个面积高达120万平方公里。突然觉得很有意思,一亩土地是666.67平米,乘以18亿亩,刚好是120万平方公里整,没错是个整数。
嗯我国适宜人居住的国土其实,也就是一半不到,青藏高原海拔太高了,西北还有戈壁和沙漠,算下来适合大规模住人的地方就是400多万平方公里。
嗯在适宜居住的国土上,不得不划出这么大一片区域用来生产粮食,这让人感觉很恼火。
但是人要吃饭啊,而且还要吃得好啊,因此保持这样的面积很有必要,甚至为了吃的更好,我们还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农产品,其中大豆尤其最多,2019年进口了8851万吨。
大豆的亩产比较低,如果自己种的话,那就要占用更多的耕地,不太划算,还不如用来种粮食,毕竟进口大豆主要是用来当饲料,用来养猪,养牛,养家禽等,总之满足多吃肉多喝奶的需求。
吃肉喝奶多了有啥好处,今年11月,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牵头的针对全球学龄儿童及青少年的身高和身体质量指数(BMI指数)的最新分析,于11月7日发布在《柳叶刀》上。
研究显示,中国19岁男女的平均身高(男性175.7厘米/女性163.5厘米)均超过韩国(男性175.5厘米/女性163.2厘米),位列东亚第一。
过去35年里,中国19岁男性平均身高增加8厘米,增幅在200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列第一,相应的世界排名从1985年的第150名提升到了2019年的第65名。
中国19岁女性平均身高增加了6厘米,增量为全球第三,平均身高的全球排名从第129名上升到第54名。
不是说高富帅么,那中国人在身高上就得高起来。
所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省农业生产的用地面积,就变得很重要了。
农作物的生长,本质上还是因为光合作用,以及土壤里面的肥料,
但是土地的肥力不是无限的啊,元素要是被农作物吸收光了,那就没有了。
所以我们一开始是用农家肥来补充土地肥力,毕竟食物被人吃进去,最终还是要从人体出来,最后又回到土地,简直是一个完美的循环。
人类进入近代以后,开始了科技大爆发,于是从19世纪到20世纪,可以说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化肥诞生了,它逐渐的替代了传统的农家肥,极大的提高了给土地补充肥力的能力,造成世界范围的粮食大幅增产
目前世界上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化肥是氮、磷、钾三类化肥,其中又以氮肥为最。
在20世纪初,人们就发现了10种元素是一般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它们是由空气供给的碳、氢、氧和由土壤供给的氮、磷、钾、硫、镁、钙和铁。
到40年代,人们又证实了在10种基本的矿物质营养外,还应加上锰、硼、铜、锌、钼和氯。与前10种元素相比,这6种元素仅需少量,故被列为微量元素。但它们对于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来说,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不过有点遗憾,化肥诞生的时候,中国处于清朝统治时期,和其他的近代重大科技发明一样,中国人没有怎么参与化肥的发明和大规模应用。
世界上第一种化学肥料是英国科学家劳特发明的,
他的磷肥在1842年获得了专利,后来在1850年,他又和另外一个英国科学家吉尔伯特一起发明了氮肥。
在同一时期,德国科学家李比希在1850年发明了钾肥,他同时为化肥奠定了理论基础。
化肥发明出来,生产化肥的技术还得进步啊,在以后科学家不断发展,其中影响很大的是1904 ——1908年,德国物理化学家哈伯成功地以电解水产生的氢与大气中的氮混合,通过高温、高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氨,这是氮肥的生产原料,而氮肥又是化肥中使用最多的肥料。
1909年,哈伯与卡尔•博施合作创立了哈伯-博施氨合成法,解决了合成氨大规模生产的技术问题。1913年,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合成氨工厂在德国投产,人类从此摆脱了只能依靠天然氮肥矿产资源生产化肥的局面,化肥产量大幅增加并且实现粮食增产。
由于哈伯对合成氨的发明与工业化生产以及对世界范围内急需解决的氮肥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获得了191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当然,历史对于哈伯还有另外一个记忆,那就是他是一战德国使用的毒气的发明人,开创人类使用化学武器的先河。
1972年初,中国中央决定继五十年代的156个大项目之后,第二次大规模成套技术设备的引进项目,因这个引进方案计划用外汇43亿美元,故称“四三方案”。至1982年前后共建成投产13套大化肥设备,极大的提高了中国的化肥产量,同时也带来了中国粮食大幅增产,科技的力量啊。
但是到今天,人类的农业生产似乎出现了一个瓶颈,依靠化肥,农药,高产种子增产,土地的亩产单产在逐渐的逼近极限。那么人类下一步的科技方向,就是把农产品使用工业化生产,把粮食在工厂里面生产出来,而不是在土地上生产出来。
这样为什么不可行呢?搞清楚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元素,以及搞人工光源模拟光合作用,是可行的,如果这样的工业化生产实现了,那么我国1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不再需要用来做耕地了。
嗯这项工作人类已经在做了,发达国家和我国都在搞,名字叫做“植物工厂”
植物工厂可以对植物生育过程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以及营养液等环境条件进行自动控制,不受或很少受自然条件制约的全新生产方式。
植物工厂脱离的天(太阳),由人工光源代替;也脱离了地(土壤),由营养液代替,实现了可控环境下的高效生产。
由于植物工厂实现了全程人工控制,作物生产计划性强,生产者完全可以按照市场需求制定生产计划,有效避免了市场风险。
由于光照、温湿度精准可控,植物的生长速度加快,叶菜类作物的生长速度快、周期短,单位面积产量高,效益好。
在封闭或半封闭的环境中,配有防虫网和卫生管理体系,可以有效防止昆虫和病原菌的侵入,不施农药,实现清洁生产。
植物工厂的出现与两项技术的突破有密切关系,一是营养液栽培技术,另一是环境控制技术。
2009年9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环发所)
植物工厂研发团队与北京中环易达设施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国内第一例植物工厂终于宣告研制成功,成为世界上少数建有植物工厂的国家。
下面这个链接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里面有植物工厂的视频。
http://caas.cn/zt/nkkfr/kpsp/307699.html
在国内走的更快的是中国科学院植物所,他们已经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
2014年植物工厂项目组成立,
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中科三安)正式成立,
2016年位于福建泉州的10000㎡ 商业化植物工厂基地建成并投产
下面的文字是我节选自2020年5月的《中国科学报》
“李绍华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植物所)研究员,同时也是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生物)光生物产业研究院院长。”
下图是2019年12月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组织的,在该公司召开的第一次“中国植物工厂发展趋势与产业化”会议。
植物所研究员李阳告诉《中国科学报》,“基于高效的LED光谱技术和营养液调控技术、可控的洁净环境,植物工厂所产的蔬菜效率提高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可年产20余茬,蔬菜色泽、形态、次生代谢产物等方面品质可控。”
“植物工厂绿色无污染,就连营养液也是可入口食品级,所产蔬菜无重金属污染、无农药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李绍华说,植物工厂的蔬菜还多次被端上过高规格餐宴的餐桌上。
目前,植物工厂所产出的植物种类主要集中在叶菜类、果菜类、食用花卉和药用植物,其中药用植物以金线莲、米斛等高附加值的植物为主。
“相较于三年前,植物工厂的产品种类大幅增加,价格始终稳定;在海拔4300米的无人区实现蔬菜生产的植物工厂,为国家战略需求提供了保障。”李绍华说。
“拿什么代替太阳光?这不得不提植物工厂的关键技术之一——植物光配方调控技术。要将生物学和LED发光技术结合制作光源。
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光配方,植物的不同发育阶段也需要不同的光照。“以生菜为例,育苗阶段为使幼苗健壮,需要更多蓝光,后期为加速植物生长,则需要更多红光。必要时,采收前还需要添加特殊的光,以提高产品品质。”李阳说。
每一种植物的光配方一般需要1~2年研究才能获得,个别药用植物则需要3~5年甚至更长时间。
一天,植物所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国内光电产业龙头企业三安集团代表。在三安集团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一次植物照明灯具的合作中,三安突然意识到国内巨大的植物工厂市场,于是找到植物所,希望合作开拓植物工厂市场。
实际上,美国、荷兰、日本、韩国等国近几年已建设了众多植物工厂,部分发达国家已开始在中国以示范推广为目标布局植物工厂产业。大都市、寒冷干旱等自然条件受限的地区,将是极具潜力的竟争市场。抢占时机,刻不容缓。
带着成为国际植物工厂“领头羊”的愿景,植物所与三安集团合作共建中科生物(中科三安),下设中科生物总部基地、植物工厂研究院、产业化基地。“公司在研发的同时进行产业化示范,将植物工厂产业化的关键设备和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紧密结合。”李绍华说。
在中国科学院弘光专项的支持下,中科生物投资建立了多家直营植物工厂,在福建省安溪县湖头镇建有总面积8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产品销往200多家商超、酒店和餐厅,并于美国拉斯维加斯建立2万平方米的厂房,实现商业化营利。
对于未来,李绍华说:“当前,植物工厂的主要成本是劳动力和耗电,随着成本的上涨,国际蔬菜价格可能会持续上涨,我们将提高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进一步降低成本。”
下图看得出来是农业生产吗,是不是更像是高科技工厂?
科技发展的前景就是这么的激动人心,尽管它现在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像植物工厂研究人员说“植物工厂主要成本是劳动力和耗电”,这说明还需要更低成本的电力技术普及,更远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前不久成都人造太阳的新闻,就是在研究可控核聚变技术。
除了电力技术突破,还有就是目前植物工厂生产主要还局限于蔬菜瓜果,粮食类作物的工厂配置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中国那些手里握着大把现金,可以给普通员工几十万上百万年薪的巨头企业们,想进入卖菜市场不是不可以,但是既然是巨头,那就应该优先做点更为高级的事情,做更为复杂的事情,
比如投入资金大搞植物工厂卖菜,即增加了社会就业,又为解决人类未来的问题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这种类型的卖菜难道不是才更高级吗,不是对国家和国民都更有利吗?
像是上面提到的,中科生物在海拔4300米的无人区实现蔬菜生产的植物工厂,为国家战略需求提供了保障。我国海拔4300米的地方在哪里,满足了“国家战略需求”,这难道不是具备巨大的价值吗?
以后中国农业实现高度自动化工厂生产,产量可以随心的控制,农民变成了工人,变成了工厂管理人员,收入得到大幅提高,中国120万平方公里的耕地可以大幅度的释放出来,以后还可以在月球,火星建立封闭的植物工厂长期生活,这个想起来难道不让人激动吗?
今天说植物工厂,完全是看到巨头补贴卖菜有感而发,不是说一定就要巨头企业去搞植物工厂,而是说应该去优先解决社会存在的更大的问题。
这里说的巨头,不是单单指互联网企业,而是说国内各行各业具备一定垄断地位的大型企业巨头都应该如此。
巨头们当年重金补贴大搞移动支付,越来越多的商家们接入了移动支付体系,他们提升了收入,消费者也得到了好处。
当年国内出租车市场各种混乱,拒载,宰客,不打表….反而是老实服务好的出租车司机吃亏,我是支持巨头们的网约车进入的,因为这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形成了良性竞争。
阿里,腾讯等公司大搞云计算业务,坚持投入,也避免了今天中国的云业务市场被亚马逊等美系巨头占据,这些事情就很有价值。
但是比如中国的工业软件,现在就非常落后,各领域高度依赖欧美的工业软件,一旦被卡脖子会给我国制造业造成巨大的影响,工业软件国产化如此高价值的事情,为啥现在国内这么多软件巨头们,没有一家愿意站出来大规模资金补贴投入开发呢?
我不觉得是因为互联网和制造业不相关,毕竟巨头们也在向制造业企业推智能制造方案,推工业互联网。最大的原因还是觉得赚不到钱,工业软件嘛,虽然也是软件,但是市场空间小,开发难度大,需要和产品设计和制造紧密结合,国外竞争对手技术和生态又太强。
巨头企业,应该优先去做社会效益高的事情,做困难的事情,
事实一再证明,做社会效益高的,困难的事情,往往也会从社会得到巨额的回报。华为今天的社会品牌就很高,因为它搞的都是各种行业的科技突破,被美国打压,以至于人们下意识的就把它作为中国高科技的象征,给华为带来巨大的品牌溢价。其实说实话单纯比硬件,麒麟芯片真的比高通芯片好很多吗,那可未必,它敢于去做困难的科技突破,提升了品牌形象。
对那些总体社会效益不高,从业者弱势群体为主的领域,巨头们想提升这些领域的运行效率也可以,但是可以慢一点,控制下发展扩张的节奏,带给消费者更多选择的同时,也给弱势群体更多时间适应转型,而不是投入巨额补贴,依靠资本的力量在短时间内大杀四方,这个感觉资金投入的重点放错了。
如果自己能力够大,那就应该优先做点高级的事情,困难的事情,做对社会和国家价值更高的事情,这不仅是对国家和社会有利,对于企业自身也必将得到长期的丰厚回报。
以上是今天的一点想法。
往期文章链接: